关于鉴定人员出庭规定 鉴定人员不出庭法律后果?

原创 admin  2024-04-29 09:35 

本文目录导航:

关于鉴定人员出庭规定

鉴定人是指对案件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人员。鉴定人出庭作证是指人民法院应案件审理需要,依法通知鉴定人出庭,就鉴定的有关事项进行说明并接受质询的活动。

插图

鉴定人出庭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情况下,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如果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话,鉴定意见将不被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同时,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鉴定人出庭作证的重要性

鉴定是法院审查判断书证、物证等证据时常常需要借助的手段,具有重要意义。鉴定是鉴定人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通过鉴定所进行的判断,属于言词证据。为了确认鉴定的可信度,有必要给对方当事人深入质证的机会。如果对方当事人要求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法庭应当准许,这有利于充分质证和查明案件事实。

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决定

人民法院决定鉴定人出庭作证可以应当事人申请或人民检察院提出,也可根据案件审理需要自行决定。

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保证了鉴定的可靠性和公正性,也有利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

鉴定人不出庭法律后果

鉴定人不出庭作证是指在司法程序中,鉴定人拒绝按照法院的要求出庭提供证词和解释鉴定意见。那么,鉴定人不出庭会有哪些法律后果呢?

插图

鉴定人不出庭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鉴定人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包括以下几点:

  • 鉴定意见失去证据能力: 如果鉴定人拒绝出庭作证,其鉴定意见将失去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法院将不会采纳该鉴定意见。
  • 返还鉴定费用: 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如果鉴定人拒不返还,当事人可以通过另行起诉来获得相应的救济。
  • 行政处罚: 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节给予鉴定人或鉴定机构警告、责令改正,以及停业三个月以上至一年以下的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以给予撤销登记的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鉴定人不出庭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和第八十一条。

根据第七十八条,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情况下,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如果鉴定人经过法院通知后拒不出庭作证,其鉴定意见将不具备证据能力。

根据第八十一条,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情况下,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如果鉴定人经过法院通知后拒不出庭作证,其鉴定意见将不具备证据能力。

因此,作为鉴定人,必须按照法院的要求出庭作证,否则将面临以上法律后果。

推荐阅读:
本文地址:https://www.tuanmituan.com/664179f416ec182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